口吃男孩的故事 + 亲子游戏「抓小鱼」· 窝家6
「带着阳光的心跟孩子一起窝在家里」微课第6集,如何在家里跟孩子开展一个家庭活动。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讲述 | 李跃儿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
带着阳光的心窝在家里,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第六课「如何在家里跟孩子开展一个家庭活动」。
我们养了一个孩子,但有的时候孩子遇到问题、遇到困难,我们却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其实我们自然地很爱孩子,自己小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很多问题,曾经靠自己的智慧解决过孩子时期的问题,自己就会创造出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这样的智慧可以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工作中去。
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爸爸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他们小的时候,村里有一个结巴。这个结巴大约是十来岁,因为那个时候的小孩儿是不上学的嘛,他们是能放牛了就开始放牛放羊,帮助家里干一点活,所以他们生存的能力很强。
虽然他们没有文化知识,但是他们能够通过卖个烧饼、卖鱼、卖鸡蛋……在地里劳动打下粮食,家里就吃自己种的粮食,自己种的菜。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在大城市,可能现在听到这个节目的人的孩子也在大城市。这个节目可以我们大人跟孩子一起听,给孩子输入一点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的建构,对孩子也很好,因为教育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那个时候的人,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农村,都在乡下,他们有土地,所以他们就在院子的旁边种点菜,在地角地边种点蚕豆,都可以当菜吃了。但是我们现在在大城市,没有地种。家里能不能种植呢?
可以的。在家里,我们把油瓶子那种大瓶子,挖个洞。但是现在是不能出去弄不到土,怎么办呢?如果有网购的话,可以网购一点植物的营养水。在那个水里,倒上植物生长的营养,看看能不能跟孩子一起做一下无土栽培。
刚才说到智慧的问题,我爸爸给我们讲,说他们村里有一个结巴结得很厉害。一般口吃是由于成人对孩子的态度,由于周围人的欺负,由于环境的原因,使得这个孩子心里很紧张,使得他对「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再自信。所以当他想要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喉部肌肉特别紧张,不能够很好地发出那个音。或者他偶尔结巴了一次,别人就学他。或者他去学别人,养成了一种习惯……都可能会造成口吃。
而这个可怜的孩子,他口吃得非常厉害,他说一句话的时候,第一个字说出来了,第二个字怎么都说不出来。就像我们的一个老师,他们老家有一个口吃的人,一直到成年都没有被成人帮助到。
有一天,他看到舅舅来了,他赶紧跑回家要去给妈妈报信。他从一上村子的路口就开始说“妈——妈——我的舅——舅——一直舅到家,直到舅舅已经走到家门口了,这个孩子的这句话还没有说出来。当然,这样的孩子是需要我们帮助的。
但是我爸爸给我们讲的这个故事是,这个小孩他放牛,一个大牛带着小牛。
牛在一家是非常了不起的财产,一家要有个牛,他们在犁地的时候就不用人去拉,就不需要人用铁锹一锹一锹地去翻了,牛拉着犁就把地就犁了。
这个大牛如果再生一个小牛,小牛还可以卖出去,卖的钱可能够一家人生活两年左右,所以说牛是非常金贵的。
牛每天都要带到井边,有一个木头中间掏空了叫做“饮牛的槽”,这个槽里可以倒水。人们从井里打上水,倒在这个木槽里,牛啊羊啊都会把头伸到木槽里去喝。但是小牛不知道,它不懂要离井的边儿远一点,如果离井的口太近了,就扑通掉在里面了。(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画一下槽和井)
小牛掉在井里了,这个小孩就特别紧张特别着急。因为对小孩来说,家里养一个小狗小猫小动物,孩子都是把它当人一样,可能比人还亲,把它当好朋友。那这个孩子就哭着跑回家要给爸爸妈妈讲“小牛掉在井里边了”,可是他急得怎么都说不出来。
看到孩子这么着急得说不出来,爸爸妈妈就急得不行。但是如果他们越多地说“慢慢说慢慢说”,这个孩子心里就越着急,就越说不出来。
后来这个妈妈就特别智慧,妈妈说,“你唱啊,你唱啊!”
有口吃问题的孩子,如果他说不出来,你让他唱,他却能唱出来。这个孩子也特别智慧,他急得不行,突然就唱起来说“小牛掉在井里边去啦啊啊——”。他这一唱,噢爸爸妈妈就知道原来是小牛掉井里了。
于是爸爸妈妈就赶紧跑,大家一起拿绳子套,套到了小牛的腿,把小牛从井口里救出来。好在小牛还活着。
我们看,我们人类的智慧是非常了不起的,虽然爸爸妈妈不懂得儿童的教育,不懂得怎样去帮助儿童去解决他口吃的问题,但是他们知道用唱的方法拉长了字和字之间的音,孩子就能够把要说的话说出来了。
跟爸爸妈妈一起听这节课的孩子们,第一,遇到有口吃的其他小朋友,不能够嘲笑他们;第二,自己不能学习口吃的孩子,因为如果学习口吃孩子的口吃,你就会养成一种习惯,结果自己说话的时候也开始口吃了。
作为家长,如果遇到孩子偶尔说话的时候有点结巴,就平静地、耐心地、微笑地等待孩子说完,慢慢的孩子有了自信,就不会口吃了。如果天生就是口吃,孩子一开始说话就口吃,那么就需要上医院去检查一下孩子的发音器官是不是有器质性的问题。
那我们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如何做家庭的活动”。
刚才说到了亲子关系,如果亲子关系特别融洽,孩子出现了任何问题,我们都能透由我们的帮助,帮助到孩子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亲子关系不行,那么我们的任何帮助都变成了指责和批评,使得孩子更加紧张。
如果年龄大一点,他们有可能就会抗拒,这个问题不但不能解决,而且变得更加严重。或者是这个问题不见了,他偷偷隐藏起来,又发展了另外一个问题,比方说隐藏自己的行为,隐藏自己的缺陷。这样爸爸妈妈就不能发现孩子需要帮助的地方及时帮助,那个问题最后就发展成一种牢不可破的习惯,改起来就特别难。
当然,如果孩子自己特别想拿掉自己这个问题,就像小战士一样拿着长矛跟这个毛病奋战,这个毛病一定会被拿掉。无论这个孩子长到多大,他要想拿掉自己身上的一个毛病,一定会把它拿掉。
所以说,现在正好大家不能够出门,那利用这个机会去做一下亲子的活动,拉近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使得爸爸妈妈更加信任孩子。
如果以前爸爸妈妈是跟在孩子后边,孩子的任何他不满意的行为都要提出来,要让孩子改,那么孩子就变得非常紧张。今天介绍的这样的活动,就能够使得孩子像小动物一样更加信任他的养育者。在信任的基础上,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抓小鱼游戏
今天的这个游戏,我们叫做「抓小鱼」。它可以用在家里的一日流程中,我们完成了下午的工作之后,晚饭前的家庭活动。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也工作了一天,需要活动活动了。也许你的工作都没有完成,孩子还没有练习到独立的自己的工作,老去打扰你,你的心很烦,那么你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跟孩子亲子活动一下,让快乐回到自己的心里。
01
“抓小鱼”
快乐的游戏,真的会带来快乐。这个游戏叫做抓小鱼,做起来很简单,就是:
围巾最好是甩出去能轻轻碰到孩子的后脑勺,又不会把孩子打疼,它碰到孩子身上,让孩子能感觉到。
这个游戏是一个人做渔夫,其他的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四个人给他做小鱼。当围巾甩起来的时候就是渔网,渔网要把小鱼捞着。
作为渔夫,你的目的是用渔网赶着让小鱼在池塘里奔跑,而不是第一时间就抓住小鱼。所以当你喊“预备开始”的时候,小鱼们就要在池塘里拼命地奔跑。
你要用围巾去甩开来,让围巾碰到孩子的身体,这样的孩子就觉得哇渔夫差点把他抓住了,所以他更加紧张更加着急去跑。一家人就连喊带叫欢乐地一场抓小鱼的过程就开始了。
结果呢这个围巾每次都碰到孩子、每次都抓不到,然后你看到当孩子跑得很累的时候,差不多了,千万不要让孩子累到再也不想跑了,如果是到这种程度,到下次抓小鱼的时候孩子就说我不想抓。
所以呢,当你自己也觉得累了,孩子也有点累了,你就拿围巾一下从孩子的前面套过去,揽在他的腰里,把围巾收紧,这样你就抓住了一个小鱼。
小鱼抓住以后的活动,就是一个亲子的活动。
我们很多人把孩子养育得非常高冷,当他靠近别人身体的时候,或者别人碰了一下他的身体的时候,他都感觉到不舒服。
一般如果家里孩子少,没有耳鬓斯磨,没有皮肤的接触,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这个问题。只有靠近妈妈的身体他才舒服,如果别人碰到他他就特别难受,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孩子在人群中就会特别紧张。
长大了以后也特别害怕别人靠近他的身体。一靠近他的身体,他脸上的表情就狰狞,结果弄得别人以为是他讨厌别人。他也没办法向别人说清“我的肌肤从小缺少和别人的触碰,造成我现在皮肤是这样的紧张”,皮肤紧张又造成心理紧张,心理紧张又造成烦恼,这样的烦恼积压多了就成了一种巨大的痛苦。
所以说这个游戏接下来就是抓住小鱼以后就开始“烤小鱼”。
02
“烤小鱼”
第二个阶段,“烤小鱼”怎么烤呢?
“小鱼”要平躺在地上,围巾爸爸和妈妈每人拉着一个角,让围巾飘起来从他的头顶上呜呜拉到脚底下,从脚底下呜呜又拉到头顶上。
在孩子感觉上,他的面前飘过了一块美丽的布。当然,你找的围巾一定是好看的颜色。一块漂亮的布从他面前飘过的时候,他的心里会受到很大的滋养,就是一种艺术的滋养。
我们用这个围巾从他的上空拉来拉去,代表着火,不要太高了,父母要蹲下来,让围巾离孩子的脸近一点,这样他会非常的刺激。这样“烤”过两三次以后,我们就开始“放盐”了。
“放盐”的时候,父母把手握起来作鹰爪状,然后对着孩子身上所有的地方都去这样点去“剁”,这样孩子就会浑身非常的痒痒,他就哈哈笑。一轮咸盐放完以后,再放孜然、刷酱、辣椒面儿……大家知道的,你喜欢吃什么你就放什么调料。而这个放的过程是不是又给孩子输入了如何去烤一条鱼呀。
放完了以后,要翻过来,在背面再放。大家意会了吧,就是在孩子的正面和背面都做了一个皮肤的抚触,使得孩子久违的抚触又回到了他的身边,而孩子意识到的是游戏。
如果你专门给他进行抚触的话,孩子就会有一个意识,觉得父母应该伺候我,或者他躺在那儿他脑子就胡思乱想,或者是他成了大爷父母成了仆人。而这样的游戏呢,孩子的心和大脑都是缘在游戏上的,所以他不会觉得自己必须要被别人伺候。
所以当“烤”完以后,调料也洒完了,你的孩子身体就被充分抚触了,并且这种触摸是一种快速的用手指头剁的这种感觉,皮肤的每一个地方都像被小锤子砸了一下一样,特别的好,孩子特别喜欢。
我们一般都是一次抓两三个小鱼,全班的同学一起上去撒调料。你想想,那是多少只手在他的身上撒调料,孩子会有笑得扭来扭去,全班都非常高兴。
所以每次抓小鱼的游戏,孩子都是跑得一头汗,然后躺下来,老师把围巾在3条小鱼上方扇来扇去完了以后,所有的孩子扑上去给他们撒调料。撒完了以后呢,就该“吃”了。
03
游戏原理:抚触+感统练习
我们是在游戏中抚触,人类特别需要这种肌肤在一起带着快乐的厮搏,就是触碰和蹭,这种蹭是孩子非常高兴的。
在芭学园,我们发现那些冷冷的、在远远的地方看着别人工作、不能进入群体的孩子,我们一般都会用这样的方式。你把他“逮住了”以后,把他放在地上,躺在那个地方,他就非常忧愁,他就爬起来不干,他就走了。
那么我们就会跑到他身边找一个墙边,然后我们就挤呀挤呀去挤他,你每次去挤他他就笑。他本来眼睛都不看你,你去跟他说话、进行任何沟通,他都不会回答你,而我们用身体去沟通。注意喽,这个抓小鱼还是一种肢体沟通的模式。
所以碰到这种孩子,我们就去挤他挤呀挤,一般挤到第三次差不多,孩子就笑了。笑了以后呢,我们就坐在他的身边坐很久,跟他聊聊天。你会看到他眼睛是直直的,根本不理你,但是你说的话他都听进去了。
之后你会发现,他开始偷偷看你,不管他走到哪,你只要在他的旁边,他就会看你。这个时候,你给他提出一个建议来,差不多你拉着他的手,他就可以参与了。
那么在家里抓小鱼的活动,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你可以这样慢慢练习,让他进入到抓小鱼的游戏中。这个游戏又简单又特别能够帮助到孩子。我想,即便是有自闭倾向的孩子,用这样的方式也能帮助到他,把他的心理和他的身体连接在一起。
我们知道,什么叫做“我”:
所以说,孩子出生后如果我们过多地抱他,过多地给他读绘本,过少地给他这样的刺激、给他工作(就像第5集介绍的那样的工作),他没有跟这个世界的物质连接;过少地给他像这样的游戏,他没有跟我们的身体连接。那么即便是我们抱着他,他的物质身体也没有跟我们的身体连接。
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孩子的精神在他的物质身体里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发展,孩子的物质身体在精神以外变得感觉非常模糊、认知迟钝,没有跟孩子的精神连接在一起,也就是没跟孩子的心连接在一起。
而这样的抓小鱼游戏可以治疗这个问题,其实它是一个带着快乐的、在游戏中的一个感统练习。
04
游戏中的精神支持+规则
到“烤好了吃”的时候只能一个人去吃,如果两个人去吃,孩子就会乱套。放盐、放调料的时候可以两个人一起,三个人四个人一起都可以。但是到吃的时候要一个人一个人“吃”,要轮流,一个人“吃”了耳朵,第二个人去“吃”他的胳膊,第三人“吃”手,第四个人去“吃”腿。其实是换了一种模式的抚触。
当“吃”完以后,是不是大家就已经都休息好了,由于快乐的能量给大家身体里头充了电,就开始第二轮。第二轮抓小鱼的时候,就是小鱼变成了渔夫,拿着围巾去抓其他的人,因为刚才他已经付出给大家了。
当我们吃完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感恩他说谢谢小鱼,你让我们吃饱了,我们太感谢你了。这个时候,我们又把一种感恩带给了孩子。
好这一次呢,我们就要奖赏那个为我们付出的小鱼,让他拿着围巾来抓我们。在他抓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尖叫着去跑,给他一种鼓励,使他觉得他的力量好大哦,他把别人追成这样子。
大家知道追的时候抓小鱼的时候,一定要在你家的客厅或者你们认为的鱼池中顺时针跑,把其他卧室的门都关上,不能跑到其他屋。一是因为卧室的地方太小了,如果大家跑进去、渔夫跑进去去赶小鱼,其他人就站着没事干,就会无聊,有可能他就会发现别的事情跑去干别的事情去了,我们的小鱼就变少了,就没有意思了。
所以说如果孩子多的话,要注意把卧室和餐厅的门都关上。在抓小鱼的游戏之前,要给大家宣告鱼池就是客厅这么大,不能够跑到其他的地方。
当然,要是吃素的家长呢,你也可以把这个小鱼洒上调料以后觉得哇小鱼太可怜了,我们还是把它放了吧。
这个小鱼的游戏,轮到小鱼抓我们大人的时候,他又如何能够抓到我们大人呢?大人的个子那么高,他不可能把围巾从你的头上撸下去把你抓住,那么他抱住你的胳膊也算抓住了。所以你要告诉渔夫说,这次你抓,如果你抱着一个大鱼的腿或者胳膊,用你的围巾把他绑住,就算抓住了。
抓住大人之后也一样,这个大人要躺在地上,让孩子和另外一个大人拉上围巾,从你的身上扫过去,你会感觉痒痒的很舒服。
那程序是一样,无论抓住谁,程序都是一样的。大约有三轮,孩子就已经玩够了。千万不要让孩子玩腻了,如果玩腻了他下一次就不玩了,所以玩到正高兴的时候,说今天我们就到这儿。
大家一定要有一种智慧,再好的东西,再好玩的事情,再好吃的东西,都不要让孩子吃够了,如果吃够了,他下次就不吃了。在吃到差不多的时候,就说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去做饭。
05
让孩子参与一日三餐的工作
记住了,一天的三顿饭都要跟你的孩子分享,把某一个任务分给孩子。
和大家分享一个视频,视频是我们老师的一个孩子,他才2岁。在整个做饭的过程中,他的工作是放碗筷收碗筷、剥蒜。
他剥了整整半碗蒜,而且我们看到他非常的安静。在我给大家分享的这样的一日流程中,他都一个人工作,让妈妈去做妈妈的事情。
所以说这样,一日中有孩子独立的工作,也有一家人在一起的游戏,这样孩子就会满足了。实际上,孩子除了主题工作之外,其他的时间如果参与到家庭的工作中,孩子一天的时间就非常饱满。
那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一个家庭的游戏,这个家庭游戏不只是疯玩,不只是活动了一下,它里边带着对孩子进行深层帮助的教机,还带着建立亲子关系,是亲子信任的教机。
大家可以去试一下,一开始可能玩得笨手笨脚,玩不好,慢慢地练习就会练好。
今天这堂课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线上微课《带着阳光的心和孩子一起窝在家里》,是疫情期间李跃儿老师专为家长和孩子设计的系列课程。
今天分享的是第5集。
第1集链接:「我要学习我这一生还不会的功课」
第2集链接:「感觉到难受,就有改变的可能」
第3集链接:定下家庭一日流程,减少冲突和情绪
第4集链接:怎样让孩子自己做事,不缠着家长?| 窝家4
第5集链接:0-7岁孩子在家玩点啥 | 窝家5
【音频收听方式】
前往「跃儿学堂APP」可收听全部音频,目前已更新七集。